一、定义与概念
立体仓储,又称立体仓库,是现代物流仓储中出现的新概念。它利用立体仓库设备实现仓库高层合理化、存取自动化。主体通常由货架、巷道式堆垛起重机、出入库工作台、自动输送系统、操作控制系统和通讯系统组成。
二、特点与优势
空间利用率高:立体仓储通过垂直堆叠货物,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立体空间。相比传统仓库,在同样的地面面积上可以存储更多的货物,大大提高了仓库的存储能力。
自动化程度高:配备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如自动堆垛机、输送线、AGV(自动导引车)等,实现货物的自动存储、取货和搬运。这不仅提高了仓储作业的效率和精度,还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灵活性与可调整性强:立体仓储的结构设计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业务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造。这使得它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提高仓储效率。
管理效率提升:采用高水平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立体仓储可以实现对仓储信息的实时管理与调度。自动生成报表,提高管理效率,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有关数据传送到其它部门。
减少搬运次数:立体仓储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货物的自动搬运,减少了人工搬运次数,降低了劳动强度。
三、组成与功能
货架:通常是组合式钢结构的建筑物或结构体,货架内是标准尺寸的货位空间。货架高度可达到40米以上,大大提高了仓库的存储密度。
巷道式堆垛起重机:穿行于货架巷道之间,负责货物的存取作业。
出入库工作台与自动输送系统:负责货物的进出库操作,以及货物在仓库内的输送与分拣。
操作控制系统与通讯系统:实现对整个立体仓储系统的远程监控与调度,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应用领域
立体仓储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物流运输、超市、学校、医院等多个行业。特别是在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医药化工等行业的生产企业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已经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
五、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立体仓储将朝着更智能化、绿色环保、集成化、个性化定制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通过引入智能算法实现货物的精确预测、智能调度和优化存储布局;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与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等环节更加紧密地集成,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和流程的无缝衔接;根据企业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仓储解决方案等。
综上所述,立体仓储以其高效运作、智能管理以及灵活适应的优势,正逐步成为现代物流仓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