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内涵
仓储物流是利用自建或租赁的库房、场地进行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的一系列活动。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和“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仓储物流以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为目的,在特定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运用现代技术对物品的进出、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
二、主要功能
仓库管理:对仓库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布局,合理安排存储空间,确保货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这包括入库申请、编制入库作业计划及计划分析、入库准备、接运卸货、核查入库凭证、物品检验、办理交接手续、入库信息处理以及生成提货凭证(仓单)等一系列流程。
货物收发货:按照客户需求,快速准确地完成货物的收发工作。这包括收货、存储、发货等非常基础的物流作业。
运输管理: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路线,确保货物在短时间内安全送达目的地。
配送管理:根据客户要求,制定合理的配送计划,提供准时、便捷的送货服务。配送是仓储的自然延伸,是仓库发展为配送中心的内在要求。
数据处理:利用信息系统和技术手段,实时监控整个物流过程,实现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
三、增值功能与社会功能
增值功能:在仓储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为满足市场上的特殊需求所提供的仓储物流服务。例如,外包装破损但箱内产品完好的换箱作业、过失效期的产品的报废作业等。
社会功能: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时间差,仓储物流起到了非常好的调节作用,确保了生产和生活的连续性。从产品的组织生产到最终的消费者手中,期间存在大量的物流活动,而仓储物流在整个产品的供应链链条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管理形式与发展趋势
管理形式:仓储物流的管理形式主要有自主管理、租赁管理和第三方管理。自主管理指的是生产型企业自己建设仓库场地、招聘人员、购买或租赁物流设备进行仓储管理活动;租赁管理则是企业找物流地产公司进行仓库租赁,但仓储的管理活动依然由企业自己组织人员和设备来操作;第三方管理则是指企业将仓库硬件以及仓储物流服务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的物流公司来提供。
发展趋势:随着物流向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仓储物流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例如,智能化仓储物流解决方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融合等;同时,绿色仓储物流也成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模式。
综上所述,仓储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多个重要环节和功能,对于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仓储物流也将继续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