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内涵
仓储物流是利用自建或租赁的仓库、场地,对货物进行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等一系列活动,以满足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需求。它表示一项活动或一个过程,在英文中对应的词是“warehousing”,是以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为目的,在特定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运用现代技术对物品的进出、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物流活动。
二、主要作业内容
仓库管理:对仓库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布局,合理安排存储空间,控制库存水平,确保货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这包括入库申请、编制入库作业计划及计划分析、入库准备、接运卸货、核查入库凭证、物品检验、办理交接手续、入库信息处理以及生成提货凭证(仓单)等多个环节。
货物收发货:按照客户需求,快速准确地完成货物的收发工作。
运输管理: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路线,确保货物在短时间内安全送达目的地。
配送管理:根据客户要求,制定合理的配送计划,提供准时、便捷的送货服务。配送是仓储的自然延伸,是仓库发展为配送中心的内存要求。
数据处理:利用信息系统和技术手段,实时监控整个物流过程,实现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
三、角色与功能
库存控制中心: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中的库存控制中心。库存成本是主要的供应链成本之一,因此管理库存、减少库存、控制库存成本就成为仓储在供应链框架下降低供应链总成本的主要任务。
调度中心:仓储直接与供应链的效率和反应速度相关。现代仓储需要处理物品的准确率达到较高水平,并能够对特殊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增值服务中心:现代仓储不仅提供传统的储存服务,还提供与制造业的延迟策略相关的后期组装、包装、打码、贴唛、客户服务等增值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供应链上的服务水平。
技术应用中心:仓储还是现代物流设备与技术的主要应用中心。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光导分拣、RFID、声控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的应用,为提高仓储效率提供了实现的条件。
四、发展趋势
智能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仓储物流行业正迈向智慧物流的新阶段。物联网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仓储物流系统的作业效率、服务质量和运营成本。
绿色化:环保理念在仓储与运输中的实践应用越来越多,仓储物流行业正在努力实现绿色化转型。
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仓储物流行业也面临着跨国供应链的挑战和机遇。
五、行业现状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国内物流市场的坚实发展和电子商务等行业需求的上升,仓储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技术不断进步:仓储物流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自动化立体库逐渐成为制造业和商业领域推崇的最佳仓储解决方案。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对仓储物流行业的支持表现在一系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上,为行业技术革新和服务升级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综上所述,仓储物流是企业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仓储物流行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